精彩看点:热议的“八点半后的沃尔玛超市是穷鬼天堂”,揭开假穷人的真面目
你见过晚上8点半以后的沃尔玛吗?
【资料图】
在城市里,有这么一群神秘人,他们紧张地盯着时间,当晚间8点30分的秒针一过,就成群结队进入最近的沃尔玛超市,在琳琅满足的货架间游走,挑选可以跟自己回家的幸运商品。
他们目标明确,那就是在原本白色标签上又覆盖了一层醒目的红色特价标签的商品——
打折促销商品。
他们坚信,自己终将成为这个时间点之后各种特价商品的有缘人。
直到,一名小哥看到了这样的“劲爆价”。
原本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,兴冲冲跑进超市的他,热情瞬间被浇灭了一半。
他不禁在现场发出振聋发聩的反问:
“我靠,29块8,你管这个叫劲爆价?”
更令小哥怀疑人生的是,榴莲的周围已经被热心顾客围了个水泄不通。
人们用心地挑选着自己心仪的果子,表情严肃认真,生怕自己挑中的果子下一秒就被另一位竞争者顺手牵羊。
现场气氛紧张中透着一丝有条不紊,小哥的脑袋中却已经充满大大的问号:
“说好的8点半以后穷鬼天堂呢,这是我买得起的价钱吗?”
但来都来了,小哥这样安慰着自己,同时对超市里面打折促销的情况报以极大期待。
他凭借之前的购物经历,先是冲到了冻品区,想要再次邂逅上回8块8一盒的东坡扣肉。
扣肉的美妙滋味似乎还在唇齿间荡漾,然而它的价格却飘到了小哥无法企及的高度。
“这个东坡扣肉之前卖8块8的,现在变成19块9了唉。”
隔着屏幕都能体会到小哥难掩的落寞和失望。
唯一的安慰就是熟食区的各种盒饭,是小哥的老相识了。
多少个漂泊的日日夜夜,小哥凭借这样一盒量大肉多的良心盒饭,拥有了跟黑心房东和无良上司持续斗争的勇气。
可当他深情款款靠近盒饭区,凑近一看,折扣力度却小得可怜,在1块钱到2块钱之间旋转跳跃。
没想到连浓眉大眼的良心盒饭也叛变了,小哥彻底放弃了购物,和同伴一起离开了这个伤心地。
跨出沃尔玛大门后,他犹自回头望了一眼,不甘心地进行了一番总结:
“上次来两只手拎满了,这次来是两只手都空。”
对于小哥的遭遇,很多网友表示了同情。
有人安慰他:
“真正的穷人是不吃榴莲的”;
“根本不会去买,连看一眼都是罪过。”
“我这里做活动19.8一斤,我都没舍得买。”
“就这价钱,穷人进都不会进的。”
还有网友表示自己专程去蹲点,结果从8点半等到9点都没有等来折扣,只有一堆大饼和馒头。
有人对“穷人”这个词汇到底什么含义产生疑问:
“我以为的穷人都是领低保、没钱上学、捡瓶子卖农作物谋生,网上的穷人是吃便宜烧鸭鸡肉的人。”
还有人看着疯抢榴莲的场景感慨:
“这些人重新定义了穷人。”
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商家的营销策略开始主打“穷人”路线,各路神仙都来凑一凑“穷鬼”热闹。
麦当劳推出了“穷鬼套餐”,声称只需13块9就能拥有两件套随心配的快乐;
号称中国版汉堡的也有样学样,来了个小心翼翼版的12块穷鬼套餐:
就连街边的酱卤鸭脖鸭掌这类小吃,也跟风刮起了穷鬼套餐潮,想要趁着流量分一杯羹:
但如果你冷静下来,仔细研究穷鬼套餐的内容物,你就会质疑这种所谓十分划算的套餐,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对穷人友好?
麦当劳的随心配1+1,可以在汉堡炸鸡区和饮料甜品区各选一个组合。
但汉堡往往都是个头偏小且平时销量不高的普通款,而饮料区除了可乐咖啡跟圣代之外,还会有甜到让你怀疑人生胰岛素不够用的菠萝派。
这样的组合你想当成一顿饭来吃饱是不可能的,最多只能当下午茶打打牙祭,或者搭配更多的食物成为一餐饭。
但哪个穷人会在套餐之外再选别的,更不要说有什么下午茶的讲究了。
由此可见,这种“穷鬼套餐”实际上是借着“穷鬼”的噱头,调侃顾客,收割普通人钱包的一种策略而已。
另外还有一个原因,那就是我们被虚高的食品标价PUA了太长时间,偶尔出现一个特价产品就会兴奋不已,在下单之前根本无暇去考虑它究竟有没有性价比,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需要它。
总之,便宜不占是乌龟的蛋蛋。
殊不知,正是这种心理,让我们轻轻松松上了商家营销策略的当。
你以为自己抢到的是实惠,事实上成了被割羊毛的那个大冤种,回过头来还会兴奋地发布朋友圈祝贺。
这个时候商家会在后面捂嘴一笑:
“看见没,花了钱他还得感谢咱呢!”
更悲伤的是,这个“穷鬼”套餐已经在推出之后,悄咪咪地涨了两回价,让已经习惯了的打工人欲哭无泪。
很多看透了的消费者选择不再当冤大头,纷纷提出抗议:
“本穷鬼十分不满涨上去的两块钱!”“再涨价你就要失去本宝宝了!”
“13块9约等于15了,15块钱两件套,亏死。”
“现在已经不能叫穷鬼套餐了,干脆改名富贵套餐得了。”
更扎心的一点是,也许即使“穷鬼套餐”继续涨价,也依然有不少为它买单的人。
有位妈妈带孩子吃麦当劳的时候,看到对面有个人点了双份的穷鬼套餐。
但他并没有一份一份直接吃下去,而是把每个汉堡都打开,再把其中一个上边的面包胚拿掉,把另一个汉堡最下边的面包胚拿掉,最后把剩余的各半个组合在一起。
于是,这个人就拥有了一个有4层牛肉的汉堡包。
等到这个人吃完离开,他的桌上两片取下来的面包仍然静静躺在那里,结局可想而知,只会当成垃圾被收拾卫生的店员扔掉。
如此奢侈的吃法,引发了不少网友的指责:
“浪费食物不说,这哪里算得上是穷人了?
这些人,还能叫穷人吗?”
于是有人质疑,这难道就是有钱人想象中的所谓穷人吗?
让我们来看看,有钱人想象中的“穷人”是什么样子。
在一档演员跨界综艺节目中,演员韩雪拍摄了一段名为《超时未送达》的微电影处女作。
20分钟的微电影放映结束,作为导演的她被剧情和演员感动得泪流满面。
正当她站到舞台中央,准备接受来自观众和评委的赞美声时,却遭到了全场异口同声的批判,几乎引发众怒。
在她执导的这部微电影里,男主虽然职业是外卖员,却无时无刻保持着精致的发型,即使每天要暴露在阳光下工作,裸露在外的皮肤依然可以白到发光。
小哥每天上班的状态就是骑着小巧精致的小电驴,徜徉在上海的和煦微风中,速度十分缓慢,偶尔还可以中途下车,走进街边心爱的一家书店里翻翻书,享受一番岁月静好。
在这样散漫的工作状态下,小哥每天的业绩只有区区30单,这点工资估计连他一天的饭钱都不够,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,小哥却租住在上海外滩的一套精致的单身公寓里。
要知道,外滩可是全上海的黄金地段,堪称寸土寸金。
韩雪通过这部微电影,精准地向观众传达了自己是如何用阳春白雪的态度,去想象下里巴人的生活,完全暴露了自己的无知与浅薄。
这种浮于表面的剧情,得到了评委毫不留情的指责:
“自我感动!”“它让我觉得20分钟特别漫长。”
韩雪的失误在于,她高高在上久了,已经完全不知道真正的底层生活究竟是怎样,仅仅凭借自己一厢情愿的想象就把故事搬上了荧幕。
这样虚假做作的情节,除了自欺欺人的自我感动之外,毫无意义。
如果她能在现实生活中,找一个真正从事外卖行业的小哥聊一聊,哪怕只是上网搜索一下外卖员的生活,都不会是最终呈现出来的这个令所有人尴尬不已的剧情。
对比之下,不免让人联想到周星驰的一系列经典佳作。
他的作品之所以能流传到今天依然经典,依然能让人在捧腹大笑之余,心酸弥漫心头,就是因为他的作品有厚实的生活底子。
作为一个为了生计,举家从广东迁移到香港讨生活的孩子,周星驰从小就在蟑螂横行、污水四溢的穷人区长大,见识过人间险恶和丑陋,也领略过人性的善良美好。
他把这些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,纷纷揉进自己的作品里,让观众在共鸣的同时,感受到真实人性的复杂可贵。
外卖员为什么不住市中心的豪华单人间?
为什么不每天做完30单就下班休息?
为什么要一天下来晒得黑黢黢热得浑身汗臭,而不是像电影小哥那样拥有飘逸清爽的长发和白皙的皮肤?
是他们不愿意吗?
当富人们在享受上万块钱一只的澳洲龙虾的时候,他们也许无法想象这是一个穷人一辈子都没见过的食物;
当穷人依据已有的见识想象富人生活样貌的时候,也许根本不知道真正的富人已经不屑于住别墅开豪车,而是在全世界都有房,出门要靠私人直升机。
一群拿着高额退休金和补助的知名专家“失业了可以将闲置的房产出租,可以将私家车拿去跑滴滴”的绝世大聪明言论,依然时时刺激着普通人的鼓膜和神经。
没有想到,几千年都过去了,何不食肉糜的无脑发问,依然时不时在耳边响起,引发众人群嘲。
更可气的是,这些假装了解穷人的富人,已经悄悄打入并渗透了穷人队伍。
他们明知你是穷人,还专门为你发明了种种“穷鬼套餐”,诱惑你把口袋里的银子交出来,换回一堆也许原本并不需要,所谓的折扣价根本就是提价之后再打折的原价产品。
然后你还兴高采烈地对他们说感谢。
最后我想说,不管是什么优惠券还是什么折扣,不买立省百分百!
标签: